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大众口中。我们每天的网购支付的款项几乎都使用了第三方支付通道,还有国内大多数零售外汇公司,在支付通道这块,几乎与第三方支付对接。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简单点说,它就是买家和卖家之间建立的一个中立的支付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资金代收代付,促进交易的完成。
自2010年6月开始,中国央行就开始对这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开始监管,要求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简称“支付牌照”或“第三方支付牌照”)。
从2011年到2015年间,央行一共分8批发出了270张支付牌照。这些牌照的有效期是5年,即每隔5年都要接受新一轮的审核。这几年下来,目前持有央行许可的支付牌照公司还有247家。
央行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划分
按照央行的划分,第三方支付行业分为互联网支付、商户收单和预付卡这三个大的类型:
● 互联网支付,即我们常说的线上/网络支付。网络支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个人的支付平台,比如我们熟知的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在线等等;另一种是面向企业提供的支付解决方案,这类支付平台有快钱、汇付天下等等。
● 商户收单,基本对应的是线下支付:包括银联商务、拉卡拉、通联等等。我们在商场购物、或在便利店买食品时,刷卡使用的pos机可能就来自以上这些平台。
● 预付卡:预付卡是以盈利为目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式发行的预付卡。
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主流的有:银联商务、银联在线、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智付支付、快钱等等,国外典型的有Paypal、Worldpay等。
第三方支付与外汇
今年8月份,国内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遭到央行集中罚款。其中,环迅支付IPS(讯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罚150万并没收违法所得28.5万。这家第三方平台是几年前最先一批拿到央行支付牌照的。消息称,环迅支付是因接入外汇平台而遭到投资者密集投诉。
在聚投诉平台上,有多则关于通过环迅支付投资外汇交易网站被骗的投诉信息。目前,随着地方交易场所的强力清理整顿,部分从业人员开始转向外汇交易,但这些外汇交易机构并未被监管层认可。
此前,因为IGOFX事件,导致国内外汇平台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智付等数家暂停了业务,造成很多经纪商在支付通道上出现问题。9月初,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处以人民币90,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据支付圈消息,9月中旬,央行上海总部对7家支付机构进行罚款;8月份更是开出34张罚单。从处罚情况来看也可见央行的对于支付机构监管决心和态度,同时也能反应出支付行业存在问题具有普遍性。
央行去年就曾表态,原则上一段时间不再核发新牌照。专业人士认为,今年预计第三方支付行业会通过整合等手段逐步压缩到100家甚至更少。
第三方支付出现了这些“疑难杂症”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等违规事件层出不穷。各种风险和问题增加,困扰着监管机构,也干扰了这个行业的有序发展。
●问题一:风险管理放松、内控薄弱、泄露消费者支付和个人等敏感信息;
●问题二:备付金被挪用情况严重——支付机构以自身名义开设银行账户,将客户备付金以自身名义分散存入,依赖这些备用金赚利息。目前整个支付行业备用金约5200亿元。这些备用金放在银行的利息收入有时能占支付机构总收入的11%;
● 问题三:支付机构超范围经营——支付机构办理跨行资金清算,变相行使了央行或清算组织的功能;
● 问题四:成为非法网站和公司吸收资金的渠道。比如违规为赌博网站提供支付服务,还有一些非法企业和个人依靠第三方支付接口非法吸收和代扣客户资金。去年通联支付、银联商务被罚超过3700万元,原因就包括它们未落实商户实名制、私自编造银行卡交易信息。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实都能找到根源,即第三方支付行业还处在“寡头垄断”的局面。
比如到2016年第二季度末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单家的市场份额达到43.39%,财付通紧随其后,占据16.95%,银联商务、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占据15.44%、7.43%和8.94%。这5家支付机构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就达到了90.15%。
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这2家加起来的市场份额就超过90%,形成双寡头的垄断局面。
多数支付机构营收以通道手续费为主。而市场垄断的结局必定是不良竞争和违规行为。
在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少数大型支付机构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迫使其它中小型机构业务停滞不前,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另谋出路,想办法从其它边缘渠道赚钱。
这正是形成以上几大风险和问题的原因。比如挪用客户备付金、甚至拿客户备付金来炒房、炒股票或者赌博等行为层出不穷。2015年浙江易士被撤牌,原因包括挪用5000万客户备付金、超范围经营支付业务等;广东益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9亿多元;上海畅购挪用客户备付金高达数亿元。这些机构不仅扰乱了支付服务市场的秩序,也破坏了消费者的信心。
央行出这些新政需留意
● 2016年8月央行给第一批支付业务资质续展时表示,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
这使得支付牌照奇货可居。有些机构有意高价收购牌照,比如美团点评、小米、唯品会、恒大集团等。消息称,目前一个互联网支付和预付卡资质牌照(不含备付金)的价格为3.5亿元,如果有移动支付资质的话,起步价是5亿。
● 今年1月央行明令,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统一放入指定账户,由央行监管,支付机构不得挪用。
● 建立网联
网联和银联都由央行设立,负责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网联全称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其实就相当于“第三方支付版的银联”,专门负责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等网络支付的清算。网联成立的目的是:
1. 直接监管(第三方机构变相行使了央行才有的跨行清算职能,而网联使这种情况得以避免);
2. 掌握具体交易和资金流动,制定金融监管和金融数据分析等;
3. 防止不法分子洗钱、套现等。
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及银行要在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2018年6月30日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出海club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出海club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