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汽车展厅里停放的岚图汽车甚至,时常被国内消费者吐槽的隐藏式门把手这种设计,也能成为打动海外消费者的一大卖点。“我们走在巴西街头,乘坐当地出租车。司机听说我们是中国人,还是做汽车贸易的,便兴奋地回复道‘Chinese car is a good car’,中国车是好车。那种情况下,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王坚说。你可以想象,在中国新能源车面前,一些海外消费者简直就是个小迷弟。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都可以被外贸商以平行出口方式销售到海外,包括目前的新势力汽车品牌,以及比亚迪旗下唐、宋、元、汉等系列,吉利旗下极氪、极星,奇瑞旗下星途,长城旗下坦克,一汽红旗,上汽ID系列等等。
每年,全球有近五百万辆轻型二手车,从高收入国家出口到中等收入国家。这些二手车主要来自:欧洲,约占54%;日本,约占27%;美国,约占18%;此外还有韩国。在这其中,日本是全球二手车出口体量最大的国家。日本从2015年起,二手车出口量就稳定在120万辆/年的规模;到了2023年,二手车出口量已超过160万辆。此外是美国。美国的二手车出口量常年稳定在90万辆的规模,2019年一度接近100万辆。尽管韩国二手车出口业务波动较大,但其增长不可小觑。根据韩国二手车出口协会2024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韩国二手乘用车出口额达到44.4亿美元,同比增长66%。2023年韩国共出口二手乘用车55.55万辆,同比增长了68%。其中,燃油车占比最大,为67.5%。他们之所以成为二手车出口强国,除了本身的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外,还得益于成熟的二手车市场和完善的出口体系。以日本为例,其二手车能在海外立足、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汽车品牌较早渗透进世界市场。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就在国内开展了二手车交易;随后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口二手车。如今,日本二手车出口企业中,海外公司占比为70%~80%,做到了极致的本地化。另一个因素,是其有一套明确、清晰的二手车评价体系——日本的5分级评价标准能让海外客户直接凭借车辆得分而下单,甚至不需要看车辆图片。目前,日本二手车市场已形成一张分布均匀、覆盖完整的“交易网”。这个网中,主要的交易模式有4S店置换、委托二手车商买卖、拍卖等。其中,大部分车辆都是通过拍卖(约占70%)转售给专营的二手车经销商,最后由车商销售给用户、海外市场或报废拆解企业。USS二手车交易市场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的二手车市场。这里,平均每20秒就能成交一辆二手车,每年的成交量接近300万辆。USS的拍卖成交率大约为60%,但是在会员车商看来,“只要价格合适,就没有卖不出的二手车”。相比之下,中国的二手车市场起步于1999年,而二手车出口业务则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且基本都是本土企业在做二手车出口贸易,并没有深入到本地化。从目前全球二手(燃油)车市场看,中亚以及中东市场,之前由日本品牌占据市场,中国燃油二手车的机会很少,只有客车,货车,工程车存在一定空间;南美市场,中国二手车相较于北美二手车没有价格优势,而且很多国家禁止进口二手车,所以中国二手车出口并不乐观。中亚某国二手车交易市场,放眼望去,几乎全是日韩车。受访者供图而在非洲市场,中国二手车相对潜力更大。但由于日本品牌二手车早已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中国车想要打入并不容易。因此,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二手车出海的突破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卖得好,打响中国车品牌力,自然也能带动中国二手车的影响力。”李保军说。进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愈发抢眼。但也暗藏危机。当很多海外消费者拿到中国新能源车时,第一反应是惊喜。但惊喜过后,便开始升起一股复杂的感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卖点除了外观、空间、配置外,还有就是智能化,这需要不断地OTA升级,而OTA升级需要主机厂在海外市场有官方服务渠道。目前,绝大多数中国新能源车企并没有在海外搭建这样的渠道。因此通过平行出口到海外的新能源车辆,实际上无法享受到这种智能化服务。此外,没有官方售后服务渠道,这些车辆的后续服务,比如充电、维修、保养等也会受到限制。因此,王坚在接触了许多海外客户后,他看到,“很多俄罗斯客户将中国新能源车买回去,并没有发挥惊艳的功能,更像是尝鲜一种新的交通工具。”通常,这些新能源汽车只作为有钱客户的第二辆车,燃油车仍是主流。长此以往,海外客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印象也必将大打折扣。这就引发了一个新问题——中国车出海,如何做好整体服务?答案是,依靠经销商出海。汽车作为大件消费品,其大部分体验需要依靠完善的售后服务来支撑。四川交运汽车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陶加源就曾对媒体称,中国车出海,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车辆贸易上,而是要提高售后服务质量来打动客户。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这个售后服务一方面是车辆本身的维修保养、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是充电桩建设、周边配套产品开发。在做了一年多新能源汽车平行出口后,东西经纬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整车事业部总经理王坚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目前,公司业务已经延伸到包括整车出口、充电桩配套出口、户外储能产品出口三个业务板块。王坚称,未来也不排除围绕汽车出口做更多延伸服务。“接下来,我们希望能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做一些事情,包括车辆的售后、保险、金融等组合服务。把国内汽车销售这套成熟的体系,复制到国外。但是,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投入。”由于在海外布局较为分散,因而目前鲜有车企在海外自建销售服务体系。它们一般会选择与海外经销商或资源丰富的综合贸易集团合作,曲线实现经销服务出海。以比亚迪为例,其全球的经销商网络遍布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市场。仅在泰国,到2023年7月其便与经销商RÊVER Automotive合作开设了60余家门店;在巴西,其与经销商集团Saga合作,到2023年底开设了100家门店。在中东,比亚迪和 Polestar (极星)选择了 Al-Futtaim Group,吉利则与 AW Rostamani Group 合作,奇瑞星途则联手了 Al Ghurair Group,这三家本地集团均位列福布斯榜单中东地区TOP50家族企业之列。一些实力雄厚的汽车经销集团,也把目光瞄向海外。据《中国汽车报》报道,2022年以来,位于河南郑州的和谐集团与广汽埃安、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品牌深度合作,在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日本等地开设网点,携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国际。2023年11月,广汽埃安与和谐集团在泰国曼谷联合开设了首家埃安汽车展厅。和谐汽车的目标是,在泰国开设至少10家埃安销售网点,争取成为泰国埃安最大的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