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有哪些
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 自由贸易政策:这种政策的特点是国家不对商品进出口进行干预,不设置贸易壁垒,如关税、配额等,让商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当时的主要国家包括英国和荷兰。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1
- 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贸易政策相对的是保护贸易政策,这种政策下,国家会积极地对商品进出口进行干预,通过限制进口或其他措施来保护本国的市场和产业不受国际竞争的影响。此外,国家还会对本国出口商品提供优待和补贴,以此鼓励出口。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根据所保护的国家和目的的不同,它又可以被细分为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和超保护贸易政策等形式。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出口政策自由化:中国减少进出口许可证的数量,放松对进出口的限制与管理。加入WTO后进一步开放市场,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政策。

2. 鼓励对外贸易:中国采取的贸易措施目的在于扩大对外贸易,鼓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鼓励适度的进口带动消费与技术进步。
3. 出口导向:中国的贸易政策侧重于鼓励出口,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这优先发展了出口导向型的工业体系。
4. 贸易壁垒:中国对某些商品的进口采取的数量限制、高关税等手段控制进口,以保护特定产业。但入世后大幅减少贸易壁垒。

5. 货币政策配合:中国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有利于刺激出口、限制进口,实现贸易顺差。但近年来迫于国际压力,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升值。
6. 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出口加快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实现深度融合。
7. 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如东盟、澳大利亚、韩国等自贸区的建立和谈判,扩大开放合作范围。
综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体现为鼓励进出口、引进外资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虽然出口导向仍较明显,但市场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大为减少,人民币升值,这表明中国的贸易政策正在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为贸易政策的转型提供了重要路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出海club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出海club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