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压着相似的韵脚,螺旋前进。 以造船业为首的海洋装备产业动态,曾经是大众关注的热门新闻。1982年1月4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2.7万吨“长城”号散货船建成交付,引得全国轰动,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正式走出中国内地,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在那个外汇奇缺的年代,船舶出口一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创汇类目之一。 短短几十年,我国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完成了三级跳。从1978年推船下海时,被认为至少落后世界25年,到1994年首次跻身全身全球造船业第三,到2010造船业三大核心指标均超越韩国,开始霸榜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多年来,这个低调的行业生产的船舶90%以上用于出口,一直是中国出口创汇的擎天一柱。 随着之后我国各大产业百花齐放,融入全球市场,船舶海工装备产业不再一枝独秀。因为其主要是服务To B市场,与个人消费者甚少产生交集,所以渐渐远离大众的视野。 (图源:pixabay)
2023年,中国海洋装备产业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今年9月20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始正式销售首航航线,定于2024年1月1日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动首航。爱达·魔都号的首航船票刚一推出,便被大众所追捧。 随着中国海洋装备不断加快从成本、规模优势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进程,今后这个行业会越来越让大众有感。
01 大连
从1898年算起,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造船基地,已经有超过120多年的历史。 这座东北第一大港口城市,开创了中国海洋装备工业发展上的八十多个第一,包括1958年开工建设新中国首艘万吨级远洋货船,1998年打破日韩垄断,拿下国内首个VLCC订单等。 2022年我国订单量排名前10船舶制造企业,大连坐拥其二,分别是大连船舶重工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 大连还是我国“海军舰艇摇篮”。从上世纪70年代建造初我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到2012年9月25日交付“辽宁号”,中国海军的大量舰艇Made in Dalian。
02 葫芦岛
离开大连,驱车四百多公里,就可以来到“关外第一市”——葫芦岛市。 这座辽宁最年轻的城市,在中国海洋装备上资历一点也不年轻。中国唯一的核潜艇装配厂——渤海造船厂就位于葫芦岛。 除了打造“定海神针”外,葫芦岛市还是全球泳装的重大产地,全球每卖出四件泳装,就有一件来自葫芦岛。
03 天津
葫芦岛南下四百公里,北方第一大港口城市——天津跃入眼帘。 天津和葫芦岛一样,都擅长研制“深海装备”。2021年,海油工程公司研制的“深海一号”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实现3项世界首次和13项国内首创,目前已经可以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满足了粤港澳大湾区1/4的民生用气需求。 另外一家天津企业昊野科技,则是助力双潜水器“奋斗者号”和“沧海号”深海互拍,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海洋装备一直是这座北方工业重镇的拿手好戏。1880年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在天津开工建设,成为我国第三所近代造船厂。如今,天津在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港口航道工程、海洋风能装备四大领域已经建立海工装备产业体系,2020年产值近270亿元。
04 烟台
离开天津,沿着海岸线行驶,走出一个V字,就来到了烟台。 这座“八仙过海”神话故事的起源地,正在以极富想象力的方式,发力“航空、航天、航海”。 烟台的海,即是我国海上卫星发射基地,也不断耸立起着越来越多的海上牧场。其中,由当地知名的海洋装备企业——中集来福士集团,打造的“经海001-008号”,目前是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 除了建起座座“海上粮仓”,这家企业还研制出了,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它们在我国可燃冰试采中承担重任,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05 威海
烟台往东不远,就是以“威震海疆”命名的威海。 历史上的威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 如今的威海,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威海研制的油田守护船、海洋科考船等先进船舶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端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70%、80%。 威海还是个喜欢机器人的城市。2022年6月,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1500米深海铺缆机器人就在威海成功入海测试,全套设备上千种零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同时,威海还在研发和应用生产机器人,来实现鱿鱼加工、钓具制造等全流程机械化自动化。
06 青岛
沿着威海的海岸线,往西南开去,让咱们走进“帆船之都”青岛。 青岛是我国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拥有全国30%海洋科研机构。 同时,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也十分完善。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是国家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聚集了北海造船、中船柴、中海油、海西重机、中船集团海装院等50余家船舶海工制造企业及各类配套企业。 其中,北海造船在超大型矿砂船上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在大型散货船市场上也是全球领先。2022年,该企业接单量位居世界船厂排名第六位。 (图源:贸行四海)
07 南通
告别青岛,一路南下六百公里,便来到了长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通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比如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大学、第一座博物馆等,因此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如今,正在打造世界级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的南通,依然是第一不断。全球首制深海动力定位原油转驳船、全球首座浮式天然气液化和存储驳船设施、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等等,众多国之重器,都从这里诞生。 凭借“靠江、靠海、紧邻上海、承南启北、辐射长江中上游”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南通吸引了中远川崎、中远海工、招商局重工、振华重工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国有、民营、合资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全国名列前茅的船舶修造基地。
08 靖江
从南通沿着长江而上,下一站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产业带——靖江。 “全国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靖江。”靖江只是江苏泰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但是其全年的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增订单量,都将近全球的十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江苏的40%多。 2022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排名前十的企业有3家在江苏省,其中两家在靖江,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扬子江船业和排名第四的新时代造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让人惊叹的民营造船巨擘,早期是从造木船慢慢起家,再在上世纪90年代初,抓住1万至5万吨“大厂不愿造,小厂不能造”的市场缝隙,逐步积累,再走上了如今“造大船”之路的。同时,靖江老乡们还有意识地进行错位发展,致力于一起打响靖江造船的牌子。
09 扬州
靖江朔江而上,就来到了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的“扬州板块”。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作为长三角唯一一个长江、淮河、大运河都流经的城市,扬江坐拥黄金水道十字路口,自古商贸发达,造船业兴盛。 2022年,扬州地区造船完工量超过770万载重吨,约占江苏的1/3,全国的1/7,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江苏作为全国第一造船大省,其境内除了“南通、泰州、扬州”三大造船板块外,苏州、无锡、镇江、常州、盐城港等地,都是海洋装备产业的集中区。
10 上海
扬州顺江而下,来到魔都。 上海对于中国船舶海工产业来说,有着太多的第一。 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成立,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在此诞生,一举改变了中国兵船“唯靠进口、不能自造”的历史。 如今,上海更是中国船舶海工产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先后自主研制了中国首艘LNG船、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大型豪华邮轮等“国之重器” (图源:pixabay)
2017年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福建舰”后,上海更是成为全球唯一一座囊括了造船业三大明珠的城市。 2021年12月,我国船舶海工产业的链长——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迁往上海,进一步夯实了上海在我国船舶海工领域的旗舰地位。 2022我国手持订单量排名前10船舶制造企业,其中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均位于上海。上海的港口机械制造也是全球第一,占据全球港机市场80%。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集团振华重工集团总部就在上海。 同时,作为全国的航运、金融、工业、科研中心,上海与其腹地长三角,这个“包邮区”云集了与船舶海工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一二三产机构,正在将船舶海工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相互打通,推动行业朝着“高端、绿色、智能”方向发展,不断提高附加值。
11 宁波
离开上海,途径杭州湾大桥,便来到长期与上海,争夺第一港口城市的宁波。 这座滨海城市自古工商业发达,诞生过近代十大商帮之一的宁波商帮。如今的宁波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城市。 今年7月工信部颁布了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宁波市已经有352家企业入选,在全国排名第四。值得关注的是,宁波很多入选的企业,都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领域。 其中,东方电缆便是国内唯一掌握海洋脐带缆技术的企业,并成功跻身欧洲海底电缆主流市场。目前,宁波正在积极引导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加快拓展海洋领域。 宁波象山更是围绕“蓝色经济”,瞄准包括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建造等八大目标产业链。据了解,象山县2022年风电铸件产量居全国第一、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居全球前三。
12 舟山
宁波的海上邻居便是“东海鱼仓”舟山群岛。 舟山地处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以渔业闻名中外,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 不过在全球船东的心中,舟山更大的名头在于修船。正所谓“世界修船看中国,中国修船看舟山”。 据了解,舟山一年外轮修理量已占到全国的1/4,全球修船企业前十强中有四强位于舟山。
13 台州
舟山向南,经过宁波,就来到了“海州”——台州。 台州是浙江省第二大造船产业带。与江苏泰州的发展经历相似,上世纪90年代,台州造船业也是以建造木船起家,并在其后抓住世界造船产业从日韩等国家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得以崛起,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小型船舶生产制造基地。 目前,台州造船业已走过开放发展、走向世界的1.0时代和高速发展、规模壮大的2.0时代,正迈进调整转型、全面做强的3.0时代。 (图源:贸行四海)
14 宁德
从“浙”里出发进入福建境内,我们去看看另外一处全国民间中小型船舶交易市场宁德福安。 上世纪80年代,福安赛江沿岸便兴起了数十家船舶修造企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6.5万人,福安也因此成为福建三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 受宁德时代产业链和福安本地电机电器产业带动,福安船舶企业也是国内船舶产业电动化转型的积极行动派。陆续研制出了国内首艘入级CCS万吨级电力推进沿海自卸砂船、福建省首艘纯电动内河游船等电力十足的船型。
15 福州
告别宁德,我们很快就进入了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福州市。 1866年,福建船政局在福州马尾创立,就此,福州肩负起历史的重托,成为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发祥地,中国近代海洋装备工业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百年后,历史再次赋予了福州重任。1994年,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主席,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发展战略。福州成为了最早发出“向海进军”宣言的城市。 如今,“海上福州”目前正重点发力电动船舶、海上风电、深远海渔业装备等领域,加快打造千亿级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永久落户福州,将与福州市、福建省发达的海洋经济形成协力,共振出更多的商机与行业想象力。10月12-15日,期待与各位朋友在福州相见。 (图源:pixabay)
16 厦门
福建的另外一个海洋装备重镇就是厦门市。 “北青岛,南厦门”,厦门和青岛一南一北,是两座经常被并排提起的海滨城市。 之前,我们介绍过青岛是全国的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而厦门亦如是。 坐拥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厦门,2021年还将创办“海洋大学”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 在科研上,厦门近年年还先后落地了,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础科学中心,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等机构。 厦门正在不断加快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致力于到2035年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成为世界一流港口与全球海洋生态治理典范。
17 台湾省
在福建省的对面,就是台湾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造船业中心从欧美转移到东亚地区,台湾省造船载重量一度超过100万吨,仅次于日本,形成了北部的基隆和南部的高雄两大造船业中心,游艇业产量更是曾高居全球三成。 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台湾省的造船业陷入衰退,如今占全球造船的份额已经不到1%,但台湾省的游艇业却依然辉煌。 如今,台湾依然是全球五大游艇产地之一。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台湾游艇业已经在全球范围打响品牌。2019年,台湾大型游艇订单总长度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一。 从本世纪初开始,台湾游艇制造商进入漳州、厦门布局设厂。目前,福建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游艇产业集群和配套上下游。产品也朝着豪华型不断升级。2022年福建游艇企业共创出口游艇工业产值12亿元,比增20%。 2023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也为游艇业&户外休闲运动展区,专门开辟了一处户外主会场。在主会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的东北侧——冠城大通广场和冠城大通游艇会,就是游艇&户外休闲运动展区,展出规模预计达1万平方米。 对游艇和户外休闲运动有兴趣的朋友,到时候可以去体验下最IN的海上户外生活场景。 随着9月12日,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鼓励闽台两地“开展海洋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相信闽台两地的船舶海工装备行业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18 深圳
离开游艇业的新制造重镇漳州,向南五百多公里,就是深圳。 这座几十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是我国船舶海工装备行业的创新高地。 深圳目前拥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有占据导管架全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深圳赤湾胜宝旺工程有限公司,有占据全球四分之一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的中集集团,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船舶、海工修造船基地之一——友联船厂孖洲岛基地等。 这座国家创新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设计研发、总装建造和应用的上中下游全覆盖的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条。 此外,有着强大电子工业集群的深圳,正在积极推动高新企业从陆地向海洋延伸发展,带动海洋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全球海洋装备智能化的策源地。
19 广州
与深圳隔着珠江相望的,便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广州。 在三大造船基地中,广州可谓资历最老。1851年,英国人在黄埔船厂现址建造了远东第一座石船坞——柯拜船坞,标志着中国第一家造船厂的诞生。 老前辈广州更是摘得了多个船舶海工装备领域的“中国第一”,是我国客运船、科考船、集装箱船等多种大型船舶的诞生与起航之地。 目前,广州拥有广船国际、中船龙穴造船、中船文冲、中船黄埔、英辉船厂等全球知名的船舶制造企业。2021年,广州市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行业增加值约380亿元。船舶制造相关产业链的企业约540家,其中规上企业约20家。 (图源:广州规划院)
20 江门
距离广州一百多公里外,便是广东另外一座造船重镇——江门。 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江门造船厂后,“中国侨都”先后建成或改造了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国家科考船、国内最大双体超级游艇。 目前,江门拥有规上船舶企业15家,其“链主”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广东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在现代节能型小灵便散货船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去年,江门全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56亿元,累计增速达82%。 如今,这座造船重镇还在瞄准海工装备领域,将建设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21 珠海
江门出发,不到100公里,便可由“江”入“海”。 珠海有着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旨在对标的“珠海航展”,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不仅会展览,更会制造。 在无人船艇领域,珠海云洲智能科技研制的全球首艘无人货船“筋斗云”,在2019年12月底就开启了载货首航。 2022年5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珠海总装的大型水陆两栖机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在珠海机场成功首飞,惊艳了世界。 三一海洋重工则带来了国内首台移动式高架起重机和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搅拌船。 目前,珠海在先进海洋装备制造上还集聚了中海福陆、玉柴船舶、烽火科技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图源:贸行四海)
22 梧州
离开广东,来到广西,我们却要去西江边,打卡一座不靠海的城市——梧州。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座城市有华南船机。 这家1968年在梧州成立的企业,原本是一家三线军工配套企业,却成长为了中国船舶集团在华南地区唯一的舰船特辅机和高端海洋工程起重装备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默默专注于海洋起重机搬运技术的华南船机,先后为国内首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海基一号”等重要项目提供海洋平台起重机。
23 海南
与广西隔海相望的就是,掌管着我国最大海域面积的省份——海南省。 下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将海上风电作为了海南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抓手。海南通过引入海上风电上下游企业,正在构建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同时,海南还在围绕“海上油气开发”不断发力。随着“东方13-2”高温高压气田,“陵水17-2”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等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开发建成投产,海南取得了多项世界级首个、首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吸引了超过40多家配套企业进入海南投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贸行四海):继跨境电商后,又一个出口赛道难以“闷声卖全球”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出海club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出海club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