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如何预防和打击跟卖?防跟卖策略大全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预防和打击亚马逊跟卖行为的各种策略,从整理思路到查资料、再到落地成文,耗费时间超过10个小时,干货满满!全文内容较长,总字数已超过3500字,小伙伴们需要多一些些耐心看完哦

PART 01: 如何看自己是否被跟卖了
很多新手卖家某一天发现自己的单量骤减,可能还找不到原因在哪,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是首先排查一下是否是被人跟卖,抢走单量了。那要如何去看自己是否被跟卖了呢?
1. 前台搜索,查看是否存在多个卖家
可以在亚马逊前台,查看自己的 Listing 详情页,报价那里如果显示有多个卖家报价的话,那就是被跟卖了。如图所示,右上角就是卖家们都想抢夺的 Buy Box,也就是黄金购物车,因为 80% 左右的客户是直接点击这个地方进行购买的,哪个卖家能抢到这个位置,就意味着他能获得 80% 左右的订单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跟卖,那购物车都是在自己这里,有了跟卖,购物车的赢得率就会下降,关于跟卖的更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这篇文章《亚马逊跟卖,你知道多少?》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2. 后台实时查看是否获得购物车
上述方法,对于 Listing 少的卖家来说还是可行的,但是有的卖家 Listing 非常的多,如果要每条链接都时不时点进去查看一下是否有在被跟卖,非常的费时间。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便捷的方法可以实时的看到店铺所有链接是否正在被跟卖,那就是在后台管理库存页面把符合推荐报价的要求这一列勾选出来,然后对于这一项显示【是,的那就说明你是拥有购物车的,没有被跟卖,如果没有显示【是,那就说明购物车不在你这里了,那大概率是被跟卖了。就得具体去查看下 Listing 详情。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3. 报表查看购物车赢得率
但是有很多跟卖者是打时间差,趁晚上出来跟卖,白天就走了,这样卖家们白天上班的时候购物车是属于自己的,且在 Listing 页面也是看不到有跟卖的。这种情况卖家们可以在后台去下载报表,来查看指定日期的每个 SKU 的购物车赢得率来判断,如果购物车赢得率低于 90% 的,都需要关注下是否被人跟卖了。报表下载路径是数据报告-业务报告-详情页面销售和流量。
4. 另外就是可以通过软件工具实现,现在市面上很多软件都有跟卖监控以及提醒功能。软件可以监控到跟卖是几点几分跟进来的,又是几点几分走的,可以记录下他们的店铺名,并且发现跟卖会及时的给你发消息提醒。

PART 02 : 如何预防跟卖

 1. 搭配销售,提高门槛

对于没有注册品牌的卖家来讲,可以在产品上做一些小巧思,提高跟卖的门槛,比如说你卖的产品是胶带,那你可以附送一把剪刀。因为跟卖必须要和你的产品是一模一样的才行。这样一来,他本来跟卖的和你一样的胶带容易,如果还要再找到和你一模一样的剪刀搭配售卖,那就增加了难度了

2. 印上Logo, 跟卖者望而却步

在产品和包装上都印上 Logo,也会增加跟卖的难度,如果他的产品上没有印 Logo, 那就可以投诉他卖假货,一般跟卖者看到印有 Logo 的产品都不敢跟

3. 自主开发创新型产品

不做公模产品,而是自主开发一些创新型产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等到别人反应过来,想跟卖你的时候,你已经赚够了 Money 可以直接退出市场了。继续开发下一个新型产品,永远走在最前沿,让别人追着你的脚步跑

4. 注册专利

有条件的可以给自己的产品注册专利,专利分为三种,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亚马逊卖家一般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比较多。一旦你的产品有了专利,那别人就不敢再跟卖你了,一般有专利的产品投诉起跟卖来,效果就非常的明显了。被投诉的跟卖者基本上无解,因为亚马逊对专利保护这一块的政策力度非常的大

5. 注册商标, 并在亚马逊进行品牌备案
申请目标市场的商标,并在亚马逊进行品牌备案,这个方法是打击跟卖非常有效和快速,有品牌本身就阻挡了一大波跟卖者。因为如果跟卖品牌卖家,则大概率会被投诉商标侵权。
投诉路径:品牌旗舰店——注册您的品牌——举报违规行为——输入ASIN——勾选所要投诉的卖家(不要把自己也选上了)——选择商标侵权——选择商品为假冒商品。
然后在提供更多信息那里,大概围绕着,你的商标并未给他授权,他是侵权,对你品牌名誉,对客户都造成了很大伤害等填写下,提交就可以了,一般都能成功
6. 加入亚马逊透明计划
这里要注意的是,只有品牌所有者才可以加入Transparency (透明计划) ,加入透明计划后,卖家会向亚马购买一个专属的二维码贴在每个产品的包装上,这就好像给每个产品贴上了一个防伪码。对于发FBA的卖家,当产品入库的时候,亚马逊会扫描二维码,验证过后才会允许你的产品入仓。一旦验证不通过,亚马逊会对这批货物进行销毁,并且移除你的buybox。
对于发FBM的跟卖的卖家,亚马逊要求在提交 Listing 的 Offer 时要先提供正确的二维码进行验证,否则无法跟卖。
综上,只要是加入了亚马逊透明计划,那就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跟卖了
7. 申请 Brand Gating
Brand Gating 这个防跟卖神器,却很少被人提及。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它。Brand Gating 即亚马逊品牌销售门槛,只要是在亚马逊做了品牌备案的卖家都可以尝试申请。它是亚马逊对品牌跟卖进行的控制政策。它允许品牌制造商和自有品牌卖家控制其 ASIN 的经销商名单,防止非法第三方卖家进入名单。
想要跟卖 Brand Gating 的产品,不仅会被要求提供制造商的发票、品牌书面授权,还要为每个品牌支付 1500 美元。当跟卖者在后台操作想要进行跟卖的时候,就会显示需要得到品牌授权才可以,这基本就从源头上杜绝了跟卖了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PART 03 : 如何打击跟卖

1. 前台进跟卖者的店铺首页,找到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在前台 Listing 详情页,找到跟卖者,并点击进去他的店铺首页,点击Ask a Question 给他发送站内信。有的卖家会留下联系电话,这里以Anker为例,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联系电话。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2. 通过公司名称,查找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有的卖家店铺首页,除了可以发站内信之外,并不能找到其他任何的联系方式,但是往下拉,在 Detailed Seller Information 那里可以看到店铺公司名称和注册地址,百度搜索公司名称,通过企查查,或者天眼查都可以查到公司的法人和联系方式。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3. 通过品牌名,查找到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有的品牌有自己的官网,通过百度搜索品牌名,就可以找到他的网站,点进去,在contact那里可以查找到联系方式,这里还是以Anker为例。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如果没有品牌官网,但是注册了品牌,那可以去对应国家的商标局查找商标注册信息,那里也能查找到联系方式。比如美国站的卖家,可以去美国商标局网 https://www.uspto.gov/ 查询商标信息, 查到对应的商标后,点击 TSDR, 然后里面就能看到详细的联系方式。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4. 加入零计划

零计划是邀请制度,但是已完成品牌备案的卖家也可以自行申请。零计划项目是专门为跟卖而生的。零计划总共有3大功能。
AutomatedProtections:亚马逊系统通过AI技术,根据完成品牌备案的商家的信息,如品牌 Logo、商标等进行快速侦测,扫描超过50亿条商品列表,平台自动寻找疑似假冒商品,主动拦截的假冒商品。
Self-serviceCounterfeit Removal:品牌卖家可以自行删除假冒商品。即通过亚马逊提供的自助工具能够快速有效的删除假冒商品(跟卖),不需要向亚马逊发出申请,更好地维护商家的知识产权和 Listing。
ProductSerialization:为品牌商家的每一件商品(Listing)提供唯一条码,通过扫描其条码来验证商品的真伪。如果有其他商家跟卖使用该条码的Listing,亚马逊系统会对违规商家进行审核。(收费:$0.01 – $0.05 每个产品)
加入了零计划,平台会通过AI检测到假冒产品,会自动屏蔽或移除,且检测到有商家跟卖了有产品序列的 Listing, 会触发对那个商家的审核。如果卖家自己发现假冒产品(跟卖)也可自行移除。

5. 做 Test Buy,投诉卖假货

对于有些怎么赶都赶不走的跟卖,是要上点手段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找一些国外买手,去跟卖那里下单,然后进行拍照收集证据。先邮件联系跟卖,就说已经下了test buy, 如果他们还不走的话,就会去开很多个 A TO Z 或是投诉他们卖假货。如果不听的话,那就让买家去开 A TO Z, 或是卖家后台投诉卖假货。

投诉路径:AM 后台 Contact Seller Support 开 case 投诉, 选择 “Report a violation of our rules”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点是,投诉卖假货,在描述那里就只写投诉假货就可以了,不要既写投诉假货,又写投诉商标侵权。因为亚马逊处理假货投诉和商标侵权的是两个不同的部门,这样会增加亚马逊的处理时间。
PART 04: 结语
文中提到的品牌卖家对跟卖进行商标侵权投诉,这一方法现在要慎用了,因为近期有很多卖家因为进行商标侵权投诉,打击跟卖,反而被亚马逊判品牌滥用了,然后还要去进行申诉,是挺麻烦的。其实就我个人经验来讲,对于跟卖还是提早预防,从源头上就杜绝比较好。然后又综合难度和成本,所以我是比较建议大家做透明计划的。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所有内容了,如有任何问题,欢迎后台留言,也可私信我进群交流。🌈🌈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运营笔记):亚马逊预防和打击跟卖策略大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出海club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出海club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本站将立即删除。

(0)

相关推荐